近日,中國國航、中國東航、南方航空三大上市航空公司傳來捷報:今年第三季度,三大航合計盈利超120億元,集體實現扭虧為盈。在遭受疫情重創3年后,這一消息無疑提振了業界對中國航空運輸業加快復蘇的信心。那么,三大航為什么在今年第三季度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?他們能夠實現全年扭虧為盈的目標嗎?
國內上市航空公司全部實現單季盈利
根據三大航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,三大航單季營業收入均大幅增長,并集體實現盈利。今年第三季度,中國國航實現營業收入458.6億元,同比增長153%;歸母凈利潤達42.4億元。中國東航實現營業收入361.1億元,同比增長119%;歸母凈利潤達36.4億元。南方航空實現營業收入476.6億元,同比增長62%;歸母凈利潤達41.9億元。
三大航今年第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近1300億元,單季盈利總額超過120億元?!叭蠛饺〉昧己脴I績,表現為量增價增,這是最明顯的跡象?!敝袊窈酱髮W航空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、教授李曉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他舉例說,今年第三季度,中國東航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9%,比2019年同期增長4%。該公司投入運力同比增長120%,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9%;收入客公里(RPK)同比增長150%,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2%;單位RPK收入為0.67元,比2019年同期增長13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得益于今年第三季度強勁的業績表現,三大航今年前3個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100億元,凈虧損約5億元。其中,中國國航和南方航空實現了今年前3個季度扭虧為盈,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7.9億元、13.2億元;中國東航則實現了今年前3個季度大幅減虧。
事實上,不只是三大航,A股七大上市航企今年第三季度全部實現單季盈利,這是疫情發生后首次。海航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91億元,歸母凈利潤達25億元;春秋航空實現營業收入60.7億元,歸母凈利潤達18.4億元;吉祥航空實現營業收入65.5億元,歸母凈利潤達10.7億元;華夏航空實現營業收入16.4億元,歸母凈利潤達5478.4萬元。憑借出色的第三季度單季業績,5家上市航企今年前3個季度實現盈利。其中,春秋航空盈利最多,歸母凈利潤為26.8億元。
當然,上市航企業績只是行業復蘇的一個寫照。今年第三季度,行業總體運輸規?;净謴椭烈咔榘l生前水平,客運收益明顯增加。民航局數據顯示,今年第三季度民航客運市場需求旺盛,全國民航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.8億人次,同比增長108.3%,客運規模創季度歷史新高。中國航協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季度理事單位信息溝通會上通報,今年前3個季度,國內航企累計實現盈利96.4億元,14家航企實現盈利。在暑運旺季結束、油價上漲的9月,仍有11家航企實現盈利。
內外因共同助推業績提升
為什么今年前3個季度特別是第三季度我國航空運輸企業效益提升?
李曉津分析,外因是恢復性的航空出行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。疫情3年,航空出行需求受到抑制,但這些需求在客觀上一直存在。因此,在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,航空出行需求集中釋放,迎來了爆發式增長。內因是以三大航為代表的國內航企搶抓市場機遇,在保證充足運力供給的同時,增加安全、服務、產品等方面的投入,為恢復性增長奠定堅實基礎,并充分運用大數據做好收益管理,以獲得更高的收入。
此言非虛。三大航不約而同地在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提到,公司努力把握市場復蘇機遇,加大運力投入力度,優化航線和資源配置,強化成本管控,同時在客座率和價格水平“雙升”的帶動下,客運收入增加,經營業績改善。中國國航還在2023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,公司大幅增加國內市場運力投入,精心打造國內快線,上線“隨到隨走”產品;持續拓展空鐵聯運站點和網絡,促進聯程運輸發展和服務一體化建設。
對航空運輸業來說,第三季度中的7月~ 8月是傳統暑運旺季,航空公司往年在第三季度都能取得不錯的業績。作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第一個暑運,今年暑運期間民眾出行熱情空前高漲,避暑游、畢業游、家庭游、商務流等需求旺盛。
“航空運輸業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行業,國內航企在今年第三季度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業績,也是行業主管部門、航空公司積極研判市場形勢,不斷增加運力投入的結果?!睆V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民航經營管理學院副院長綦琦說。
就運力供給而言,在國際市場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,將原本用于國際市場的寬體機投放到國內市場上,為三大航在暑運旺季增加運力供給提供了條件。例如,在上海虹橋至三亞、北京首都、成都雙流航線上,東航都大規模啟用了寬體機。2023/2024年冬春航季,寬體機在東航這幾條航線上的占比甚至將達到83%以上。
在暑運旺盛需求的帶動下,疊加今年8月第三批出境跟團游目的地放開,國際航線需求大幅增長。數據顯示,今年第三季度,三大航在國際航線方面的客運運力投入、旅客周轉量、客座率等經營指標紛紛出現大幅提升。例如,中國國航國際航線客運運力投入環比增長43%,旅客周轉量環比增長超過七成,客座率環比提升12個百分點。
三大航全年扭虧可期
2023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提出,2023年全行業力爭實現盈虧平衡。在需求旺盛的暑運和中秋、國慶長假的加持下,三大航全年業績能否實現扭虧為盈是市場關注的重點。
暑運過后,特別是中秋、國慶長假結束后,航空運輸市場進入傳統淡季。自10月29日起,中國民航開始執行冬春航季航班計劃。根據民航局提供的最新數據,2023/2024年冬春航季,國內航線航班將比2019/2020年冬春航季增長33.95%,國際航線客運航班計劃量約為2019/2020年冬春航季的70.7%。
就三大航而言,國航在新航季計劃執飛國內航班日均約1500架次、國際和地區航班日均超170架次,其中國內航班量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,國際和地區航班量計劃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70%以上。東航聚焦“打造航空運輸超級承運人”目標,不斷加強上海和北京核心樞紐建設,加大國際航線航班恢復、新開和加密力度,換季后東航計劃執飛的客運航班量將比2019年同期增長7%。南航全力恢復國際客運航班,不斷加快在澳新、東南亞及日韓等傳統市場上的航班恢復步伐,在中西亞、中東、非洲等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不斷開辟新航線、培育新市場。
談起第四季度航企的盈利預測,綦琦認為,今年的市場“淡季不淡”,第四季度可參考第二季度的市場表現,因此從全年看,三大航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值得期待。但他也指出,疊加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,新航季國際運力供給增加能否轉化為利潤仍然是一個未知數。而在國內市場方面,運力供給將有所收緊,運價可能回歸,這對航企實現盈利有一定積極影響。
李曉津同樣對三大航在第四季度的表現持樂觀態度,并認為三大航很有希望實現全年扭虧為盈?!爸星?、國慶長假民航運輸市場整體表現不錯,雖然運價有所下降,但運量大幅增長,市場總體上保持了恢復性反彈的良好態勢。航空需求的復蘇可以持續,但復蘇的強度將逐漸企穩”。他特別提到,國際航線尤其是遠程國際航線的恢復令人期待。
當然,市場環境仍然面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挑戰。李曉津表示,第一個挑戰是油價。數據顯示,目前的油價比2019年同期上漲約三成,雖然燃油附加費可以抵消部分燃油成本,但票價上漲的空間是有限的。第二個挑戰是美聯儲不斷加息,導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,航空公司財務費用將增加。
數據顯示,全球航空公司的平均利潤率約為2%,這意味著收入、成本的微小變化都可能給其利潤帶來大幅波動。在李曉津看來,行業雖然面臨一些挑戰,但正在逐步恢復,三大航的業績值得期待?!半S著機隊規模越來越大,燃油套期保值、匯兌損益等風險控制問題考驗著航空公司的經營能力,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航企持續發展的關鍵。這給三大航打造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指明了方向”。(《中國民航報》、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)